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成语螳臂当车背后有何历史典故?该如何理解?

作者: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:网络

如何解释成语“螳臂当车”?有什么典故?下面海阔国学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【成语】: 螳臂当车

【拼音】: táng bì dāng chē

【解释】: 当:阻挡。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
【成语故事】:

庄子·人间世》

春秋时,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,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的老师。颜阖听说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,整天作威作福,蛮不讲理。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,不知如何是好。

颜阖到卫国后,他先去拜访卫国的大夫蘧伯玉,请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瞆。蘧伯玉回答说:“颜阖先生,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,您想教好太子确实很难办到啊。”他进一步分析说:“我举一个例子说吧!螳螂自不量力,自己跑到马路上来,举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,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尽管它自己确实认为这种举动是勇敢的,但是确实没有意义啊。颜阖先生啊,您的心是好的,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,您要小心慎重!有些事情不是您一个人能解决的,您还是好自为之吧!”

关键词:成语故事

用户评论
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
国学经典推荐

成语螳臂当车背后有何历史典故?该如何理解?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guoxue.moneysl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

山ICP备190020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