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成语言犹在耳出自于哪个典故?言犹在耳含义介绍

作者:佚名 成语故事大全 来源:网络

成语“言犹在耳”出自于哪个典故?“言犹在耳”出自于哪里?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,下面海阔国学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一起看看吧。

言犹在耳,说的话还在耳边,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


公元前620年,晋国君襄公去世,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,准备继承国君位。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,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,说: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舍弃嫡子不立而到外边求国君,将太子置于何地?出朝后,她拉着太子到卿大夫赵宣子(赵盾,赵国国君的先人)家,向赵叩头说:先君在日捧着这孩子嘱托于您,说:'此子成才,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;若不成才,我就唯您是怨。'现在国君虽死,言犹在耳,而您都把这些忘了,不管了,想怎么着?

赵宣子和诸大夫都怕穆赢,又怕她威逼,就改立了灵公为国君,发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,并打败了秦军。

关键词:成语故事

用户评论
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
国学经典推荐

成语言犹在耳出自于哪个典故?言犹在耳含义介绍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guoxue.moneysl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

山ICP备190020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