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丛千朵压阑干,翦碎红绡却作团。风袅舞腰香不尽,
露销妆脸泪新干。蔷薇带刺攀应懒,菡萏生泥玩亦难。
争及此花檐户下,任人采弄尽人看。
①菡萏:荷花。
②争及:怎及
③尽:任凭
815年(元和十年)六月,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;与此同时,刑部侍郎裴度也在另一条路上被刺负伤。刺客的目的是阻止朝廷对叛乱的彰义军节度使吴元济进行讨伐。事情发生后,白居易认为这是国家的耻辱,次日就上书奏请尽快缉拿凶手归案,从严处理。但是一些权贵怨恨白居易先谏官言事,给他定了僭越的罪名;并诬告他在母亲看花坠井死后仍作赏花和新井诗,是大逆不道,有悖名教。结果,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。
本诗《题山石榴花》即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。山石榴花,即杜鹃花。诗中通过将杜鹃花与蔷薇、荷花等进行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感叹。
《题山石榴花》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的诗词之一。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唐代诗人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祖籍山西太原,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。到了其曾祖父时,又迁居下邽(音guī)(今陕西渭南北)。与李白、杜甫并称“李杜白”。现实派诗人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。白园(白居易墓)坐落于洛阳城南琵琶峰。
“一丛千朵压阑干,翦碎红绡却作团”运用比喻写出了石榴花的茂盛热烈;“风袅舞腰香不尽,露销妆脸泪新干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花的姿态婀娜;“蔷薇带刺攀应懒,菡萏生泥玩亦难”运用反衬手法来写山石榴花的平易近人;“争及此花檐户下,任人采弄尽人看”这里写的是石榴花的品质平易淡泊。
白居易 :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