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杜甫《西阁夜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作者: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:网络
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
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完成下面小题。

西 阁夜

杜 甫

恍惚寒山暮,逶迤白雾昏。

山虚风落石,楼静月侵门。

击柝可怜子,无衣何处村。

时危关百虑,盗贼尔犹存。

[注] ①766年,诗人移居夔州,初寓山中客堂,秋后,离西阁。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。②击柝,敲梆子巡夜。《易》: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” ③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”

14.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3分)(  )

A.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,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,动静结合,景色相映成趣。

B.前两联“暮”“昏”着眼时间,“风”“月”着眼景物,内容富有层次感。

C.诗歌善用修辞,如“白雾昏”“风落石”采用了比拟手法,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。

D.诗歌尾联直抒胸臆,安史之乱虽已结束,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,担心百姓。

15.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?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。(6分)

答案:

14. C 

解析:C项,“‘白雾昏’‘风落石’采用了比拟手法”理解有误,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。

15.解析: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。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,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、借物抒情、借典抒情、情景交融等。颔联描写了山风、落石、静楼、明月等景物,抒发寓居他乡之情;根据注释②③可知,颈联中的“击柝”“无衣”是典故,所以此联是借典抒情。

参考答案:①颔联借景抒情,借山风落石、月侵静楼,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,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。②颈联借典抒情,重门击柝,暗喻战事;“无衣”“同袍”以待战事,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。

关键词:阅读答案

用户评论
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
国学经典推荐

杜甫《西阁夜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guoxue.moneysl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

山ICP备190020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