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秋日登观信亭阅读答案-司马光,西风连夜雨,草树已萧条

作者: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:网络

秋日登观信亭

司马光

西风连夜雨,草树已萧条。

宿霭稍零落,寒山更寂寥。

林红犹带日,岸白欲生潮。

新雁来何处?离离天际遥。

12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    )(3分)

A.首联写诗人登上观信亭所见之景:微寒的秋风,一夜的秋雨,草木尽显凋零。

B.颔联写天气由雨转晴,秋景由朦胧而清晰,远山显得更加冷落寂寥。

C.尾联从“新雁”着笔,诗人将视线拉向遥远的天际,含蓄地表达思乡的情怀。

D.本诗语言平实,字里行间却充溢着一种昂扬的情绪,意在言外。

13.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精妙之处。(6分)

12.D  D.“字里行间却充溢着一种昂扬的情绪”分析有误。本诗的情感基调偏孤寂感伤。故选:D。

13.颈联的意思是山上红色的树林在阳光的照映下更加亮眼,白色的沙岸上,潮水就要涌起。通过对树林的“红”和沙岸的“白”的色彩渲染,写出了雨后转晴,秋景清冷却明亮的特点,为尾联“新雁”的出现、情感的表达做了铺垫。

【参考译文】

一夜的秋风秋雨过后,草木都零落萧条了。雾气消散,秋山更显寂静。山上红色的树林在阳光的照映下更加亮眼,白色的沙岸上,潮水就要涌起。南飞的大雁来自哪里?遥遥飞在空旷辽远的天边。

赏析:

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秋日登观信亭的所见所感,诗人用了“西风”“萧条”“零落”“寒山”“寂寥”等词,使全诗的基调偏于孤寂感伤。诗人并未直白地提及产生这种感伤的原因,但“雁”多与思乡之情有关,由此可知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之情来自思乡的愁怀。全诗韵味悠长,读来使人展开无限遐想。

关键词:阅读答案

用户评论
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
国学经典推荐

秋日登观信亭阅读答案-司马光,西风连夜雨,草树已萧条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guoxue.moneysl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

山ICP备190020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