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播国学经典

养育华夏儿女

  • 清明节放假

    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,即春分后第15日,因此 2021年清明节是4月4号 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,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,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。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...

  • 清明节放假

  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,现将 2021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通知如下: 2021年4月4日(星期日)放假,与周六、周一(3号、5号)连休。 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,节日期间注意安全,度过一...

  • 中秋节放假

    导读:中国传统节日众多,但是能被我们记住的就那么几个,而且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节日。中秋节就是能够被我们记住的,想去了解并熟知的节日之一,那么你知道中秋节农历是几月几日吗?中...

  • 中秋节放假

    2019年9月13日(星期五)放假,与9月14日(星期六)、9月15日(星期日)连休。 节假日期间,各区、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、保卫等工作,遇有突发事件,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,确保人...

  • 端午节放假

    导语:端午节就要到了,很多人也惦记着端午节的假期和美食了,那2019端午节是什么时候?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,放假时间一般与周末连休是三天的时间,可能是提前,也可能推后,到...

  • 端午节放假

    端午节放假高速免费吗? 自己有车的朋友在端午节到之前已经开始关心2019端午节高速路是否免费这个问题了。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是我国的法定节日之一。准备开车出游的朋友就一起来了解高速...

  • 端午节放假

    2019年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 2019年端午节放假吗?2019年端午节放假多少? 2019年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 2019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7日至9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6月10日(星期一)上班。 拼假攻略 拼假方法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九狮拜象 九狮拜象,起源于赣南,是一个综合的艺术,融音乐、绘画、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。表演的队伍有一百多人组成。器乐有沙喇子、唢呐、锣鼓,演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打马球 马球 指的是骑在马上,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。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,发明始于汉代,兴盛于唐宋,在东汉后期,曹植《名都篇》中就有连骑击鞠壤,巧捷惟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斗草 斗草又称斗百草,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,属于端午民俗。其最初的源起已无处可寻,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,插艾门上,以解溽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跳钟馗 跳钟馗,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俗表演活动,现在主要分为南北两派。 南派跳钟馗,以古徽州歙县地区最为突出,又称嬉钟馗。盛行于明万历年间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端午雨 端午雨是旧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。俗信端午节下雨,不吉;反之则吉。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。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引《提要录》云:五月五日哨,人曝药,岁无灾。雨则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饮蒲酒、雄黄酒、朱砂酒 饮蒲酒、雄黄、朱砂酒,以酒洒喷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以菖蒲(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水边,地下有淡红色根茎,叶子形状像剑,肉穗花序。根茎可做香料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采药、制凉茶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。民间习俗认为,端午阳气旺盛,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,端午遍地皆药。《夏小正》载:此日蓄药,以蠲除毒气。《岁时广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、恶日,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,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、避五毒的习俗。其实,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,人易生病,瘟疫也易流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戴香包 戴香包,香包又叫香袋、香囊、荷包等,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,有用碎布缝成的,内装香料佩在胸前,香气扑鼻。陈示靓的《岁时广记》引《岁时杂记》提及一种端五以赤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佩长命缕 又名续命缕、避兵缯、五色丝、长命寿线、长命锁等,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。农历五月初五,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,拴在儿童手臂、手腕(男左女右)等处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躲端午 躲端五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,简称躲午,亦称躲端五。古时北方俗以五月、五月五日为恶月、恶日,诸事多需避忌,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。此俗宋代似已形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画额 画额,传统节日习俗,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。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,一借雄黄以驱毒,二借猛虎以镇邪。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东汉王充的《论衡》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:阳燧取火于天,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,消炼五石,铸以为器,摩励生光,仰以向日,则火来至,此取真火之道也。古人认为,午月午日午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浸龙舟水 端午节浸龙舟水是中国岭南的传统节庆习俗,因为龙舟寓意吉祥,人们认为龙舟水是大吉水,按照传统说法浸完龙舟水后寓意吉祥如意、事事顺心。 端午节习俗:浸龙舟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打午时水 端午,午是阳性,古人认为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,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,所以端午当天有取午时水的说法,用来煮饭、烧水、煮汤,具有辟邪、净身、除障的效果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,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、红、白、黑、黄被视为吉祥色。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,《汉书地理志》记越人文身断发,以辟饺龙之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佩豆娘 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。多见于江南。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。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,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。 《清嘉录》引《唐宋遗纪》云:江谁南北,五日钗头彩胜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习俗: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,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。纸鸢,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,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,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,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沐兰汤,是中国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。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,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,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,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、额头、脖颈轻轻拂拭一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。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角黍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筒粽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。 [1] 据传说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,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,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,贴以艾叶,妇人争相戴之,以僻邪驱瘴。用菖蒲作剑,插于门榻,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。 在端午节,家家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扒龙舟,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,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。传出国外后,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。龙船竞渡前,先要请龙、祭神;如广东龙舟,在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,过端午节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。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宋代高承《事物纪源》刊文,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。《事物原始》引《越地传》云: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,今龙舟是也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据《礼记》载,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;古人五月采摘兰草,盛行以兰草汤沐浴、除毒之俗。《大戴礼记夏小正》:五月,煮梅,为豆实也,蓄兰为沐浴也。屈原《九歌云中君》:浴兰汤兮沐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,1963年他在《端午礼俗史》一书中提出,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,三代汇为川流,秦汉扩为河,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。1983年,刘德谦先生在《端午始源又一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汉代北方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、恶日,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,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,一旦抚养则男害父、女害母。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,至免不迁,五月盖屋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说法甚多,诸如:纪念屈原说、纪念伍子胥说、纪念曹娥说、纪念介子推说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、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。南北朝时代,南朝梁人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,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。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《琴操》中说,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,是为纪念东汉(公元23-220年)孝女曹娥救父投江。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,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-前476年)的伍子胥。 伍子胥,名员,楚国人,父兄均为楚王所杀,后来子胥弃暗投明,奔向吴国,助吴伐楚,五战而入楚都郢城。当时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据《史记》屈原贾生列传记载,屈原(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),战国末期楚国丹阳(今湖北宜昌秭归)人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屈原,名平,字原,但实际上他姓芈,并不姓屈。 相传,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,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,但经实际考察,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节日诞生,是后世构建出来的。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,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据统计,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,达二十多个,如有龙舟节、重午节、端阳节、端五节、重五节、当五汛、天中节、夏节、五月节、菖蒲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、午日节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及天象、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。根据现代人类学、考古学的研究成果,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: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古老...

  • 端午节习俗

    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午日节、龙舟节、正阳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升至正南...

  • 清明节手抄报

    最新的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简单漂亮的清明小报 清明时节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,从遥远的天边无声飘落在荒谅的山野。我的心也随着这缠绵不断雨丝,在微风中飘来飘去,永无定所之处。 走着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故有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、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的农谚。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东汉崔寔《四民月令》记载: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相传春秋时期,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,流亡途中,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,又累又饿,再也无力站起来。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,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,随臣介子推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清明时节,美国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每年都会举办活动纪念华裔先民,并呼吁华人不要忘记先民在加州开疆辟土的贡献。当地华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进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纪念活动。 纽约华人不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同样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,清明节亦不是公共假期。在新加坡,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。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,这种习俗延续到今,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。每逢清明时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马来西亚华人不忘在清明节扫墓祭祖。清明节在马来西亚也不是公共假期。在马来西亚,华人的公共墓园一般叫做义山,因此当地人常说清明节要上山扫墓或者直接说拜山。清明节当天,拜祭...

  • 清明节习俗

    印尼华人清明节习俗: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,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,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。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...

中国传统节日

中国传统节日,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,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传统节日的形成,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。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,涵盖了人文哲学、天文星象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。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,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,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、元宵节 、龙抬头 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 、中秋节、重阳节 、除夕等节日。
国学经典推荐

中国传统节日

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guoxue.moneysl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

山ICP备190020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