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秦 / 佚名
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 摘自先秦的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二十节》 解释: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,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。...
两汉 / 戴圣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礼记·大学》 解释:许多双眼睛在看着你,许多只手在指着你,够严厉的吧! 赏析: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...
两汉 / 戴圣
国奢,则示之以俭;国俭,则示之以礼。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礼记·檀弓下》 解释:在社会奢侈成风时,君子就应作个节俭的表率;在社会节俭成风时,君子就应作出按照礼教办事的表率。...
两汉 / 戴圣
善则称人,过则称己,则怨益亡。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礼记·坊记》 解释:有善行则归功于他人,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,这样怨恨就会日益减少。...
两汉 / 戴圣
教者,民之寒暑也;教不时则伤世。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礼记·乐记》 解释:教育事业,对百姓来说,犹如自然界的冬寒夏暑,不按照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就会毁了一个时代。...
魏晋 / 阮籍
出自魏晋阮籍的《咏怀八十二首·其一》 解释: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?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。...
明代 / 高启
出自明代高启的《吊岳王墓》 解释:岳飞惨死于奸佞之手,墓边的大树为其所感,树枝随风摇曳,纷纷奋然指向南方,想到这些令人痛心的往事,为英雄感到无限悲愤。...
唐代 / 李白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长相思三首·其二》 解释:夕阳西下暮色朦胧,花蕊笼罩轻烟,月华如练,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。...
宋代 / 陈师道
出自宋代陈师道的《除夜对酒赠少章》 解释: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,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。...
唐代 / 秦韬玉
出自唐代秦韬玉的《贫女》 解释: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,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。 赏析:此句是未嫁贫女的独白,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。...
唐代 / 杜甫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咏怀古迹五首·其二》 解释: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,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。 赏析:此句诗人借以表示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,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...
唐代 / 刘长卿
出自唐代刘长卿的《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》 解释:平日无人影迹的绵远古道上,唯一见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。...
宋代 / 张孝祥
出自宋代张孝祥的《临江仙·试问梅花何处好》 解释:星星稀疏,银河倒转,露重霜寒,月华孤凄。 赏析:此句清幽含蓄,词人写虚景,寄意收复中原,情真调高。...
唐代 / 孟郊
出自唐代孟郊的《登科后》 解释: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,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,兴致高涨。 赏析:此句诗人直抒自己的心情,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...
宋代 / 晏几道
出自宋代晏几道的《生查子·关山魂梦长》 解释:可惜我两鬓秀美的青丝,只因为日日盼望、夜夜相思而渐渐变白了。...
唐代 / 孟郊
出自唐代孟郊的《劝学》 解释:人也是这样,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掌握知识;如果不学习,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...
清代 / 纳兰性德
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《山花子·林下荒苔道韫家》 解释:半生的命运如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,一夜之间那无情的冷雨便把名花都摧残了。...
明代 / 施耐庵
人无刚骨,安身不牢。出自明代施耐庵的《水浒传·第二十四回》 解释:人若无刚强的骨气,就难以安身立命。...
宋代 / 施酒监
出自宋代施酒监的《卜算子·赠乐婉杭妓》 解释: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女子,却始终没有你这般好。...
先秦 / 荀况
言而当,知也;默而当,亦知也。出自先秦荀况的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 解释:说话说的得当,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现;不该说话的时候能沉默的得当,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现。...
宋代 / 谢直
出自宋代谢直的《卜算子·赠妓》 解释:从此以后我定不会再想念你,你也不要再想念我了。 赏析:此句明白如话,是男女分别的绝情之词,表现出分手的决绝。...
宋代 / 司马光
思其人,至其乡;其处在,其人亡。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·汉纪三十九》 解释:思念那个人,就到了他的家乡;他的故乡还在,他的人已经逝去了。...
唐代 / 杜甫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天末怀李白》 解释: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,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? 赏析:此句以秋风起兴,对景相思,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牵挂、怀念和同情。...
先秦 / 司马迁
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。出自先秦司马迁的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商君列传》 解释: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,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。...
清代 / 龚自珍
出自清代龚自珍的《漫感》 解释: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,如今十五年过去,白白辜负了“狂士”声名。 赏析:此句直抒胸臆,立志革新的诗人,本想以“剑”与“箫”这一武一文...
先秦 / 佚名
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摘自《论语·学而篇》 解释:虽然贫穷却不谄媚,虽然富贵却不骄横。...
唐代 / 李益
出自唐代李益的《喜见外弟又言别》 解释:初见不相识还惊问你的姓氏,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。 赏析:诗人从生活出发,抓住了典型的细节,从“问”到“称”,从“惊”到“忆”,层次...
先秦 / 李耳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出自先秦李耳的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三章》 解释: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,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。...
元代 / 张可久
出自元代张可久的《蟾宫曲·九日》 解释: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,玉蝶愁飞明日黄花。...
先秦 / 左丘明
轻则寡谋,骄则无礼。出自先秦左丘明的《国语·周语·王孙满观秦师》 解释: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,骄傲自满的人待人缺乏礼数。...
宋代 / 晏几道
出自宋代晏几道的《虞美人·曲阑干外天如水》 曲阑干外天如水。昨夜还曾倚。初将明月比佳期。 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 罗衣著破前香在。旧意谁教改。一春离恨懒调弦。犹有两行闲泪、宝...
宋代 / 谢直
出自宋代谢直的《卜算子·赠妓》 解释:你把以前对我的那一腔心意,重新送给其他人吧! 赏析:此句语言简约直白,表达词人对分别的恋人的决绝和祝福。...
先秦 / 佚名
以言取人,人饰其言;以行取人,人竭其行。出自《逸周书·卷九·芮良夫解》 解释:以一个人的言论来选择人,那么人们都学会掩饰自己的言语;以一个人的行动来选取人,人们就会竭尽全力...
两汉 / 佚名
出自两汉佚名的《悲歌》 解释: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,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。 赏析:诗人以悲歌代替哭泣,表明了深重的悲哀情绪,以远望代替归乡,表明了归家不能的无奈和...
宋代 / 张元干
出自宋代张元干的《陇头泉》 解释:整顿乾坤间的秩序,扫清宇宙间的妖氛,男子汉的这个志向一定要实现!...
唐代 / 温庭筠
出自唐代温庭筠的《望江南·梳洗罢》 解释:成百上千的帆船都过去了,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。太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,江水缓缓流淌着。 赏析:此句写出思妇苦候情人归来的失望神情,那...
宋代 / 张元干
出自宋代张元干的《陇头泉》 解释:整顿乾坤间的秩序,扫清宇宙间的妖氛,男子汉的这个志向一定要实现!...
两汉 / 戴圣
读书不知味,不如束高阁。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随园诗话·补遗 卷十》 解释:只读书而不懂其中的道理,还不如把书束之高阁。...
唐代 / 吴兢
仁义之道,守之而不失;俭约之志,终始而不渝。 摘自唐代吴兢的《贞观政要·卷十·论慎终》 解释:仁爱正义的道德必须遵守,勤俭节约的志向始终不改。...
明代 / 陈继儒
不可乘喜而轻诺,不可因醉而生嗔;不可乘快而多事,不可因倦而鲜终。 摘自明代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·集法篇》 解释:不可以凭一时高兴就轻易许下承诺,不可以乘着酒醉而乱发牢骚,不可...
两汉 / 戴圣
蠹鱼尔何如?终日会糟粕。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随园诗话·补遗 卷十》 解释: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们怎么样?不过是在吞食那些无用的糟粕罢了。...
唐代 / 吴兢
有始有终,无为无欲,遇灾则极其忧勤,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。 摘自唐代吴兢的《贞观政要·卷十·论慎终》 解释:有良好的开头有圆满的结局,能顺其自然,不追求过多的欲望,遇到灾祸就...
明代 / 陈继儒
好丑心太明,则物不契;贤愚心太明,则人不亲。 摘自明代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·集醒篇》 解释:将美与丑分得太清楚,就无法与事物契合;将贤明与愚笨分得太明确,就无法与人亲近。...
两汉 / 戴圣
天上若无难走路,世间那个不成仙? 摘自两汉戴圣的《随园诗话·补遗 卷九》 解释:上天的道路如果不是非常难走,那么世间的人都上天做神仙了。...
唐代 / 吴兢
贤者多财损其志,愚者多财生其过。 摘自唐代吴兢的《贞观政要·卷六·论贪鄙》 解释:贤德之人拥有过多的财富只会消磨他的意志,愚蠢之人拥有过多的财富只会滋生更多的灾祸。...
先秦 / 吕不韦
忠孝,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;显荣,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。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《吕氏春秋·纪·孟夏纪》 解释:忠于国君与孝敬父母的行为是君主与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;奖励荣耀与显赫...
明代 / 罗贯中
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 摘自明代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·第八十五回》 解释: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,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。...
明代 / 陈继儒
放得俗人心下,方可为丈夫。 摘自明代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·集峭篇》 解释:能够放下名利之心,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。...
先秦 / 吕不韦
故教也者,义之大者也;学也者,知之盛者也。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《吕氏春秋·纪·孟夏纪》 解释:因此,教育是义理中意义最重大的内容;学习方法,是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。...
明代 / 罗贯中
惟贤惟德,可以服人 摘自明代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·第八十五回》 解释:唯有贤良的才能和品德,才能使人信服。...
明代 / 陈继儒
寂而常惺,寂寂之境不扰 摘自明代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·集醒篇》 解释:人在寂静的状态当中,要时常保持醒觉,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。...
明代 / 程登吉&邱睿&邹圣
君子之身,可大可小;丈夫之志,能屈能伸。 摘自明代程登吉邹圣脉的《幼学琼林·卷一·武职》 解释:正人君子的胸怀度量,可以容纳大事也可以接纳小事;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,失意时...
明代 / 冯梦龙
不可以年少而自恃,不可以年老而自弃。 摘自明代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·卷十八》 解释:不能因为自己年轻而自负,不能因为自己年老而甘于落后。...
先秦 / 吕不韦
士之为人,当理不避其难,临患忘利,遗生行义,视死如归。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《吕氏春秋·纪·季冬纪》 解释:读书明理的贤士,应该坚持真理,不躲避危难,面临灾祸不计较个人利益,宁...
明代 / 陈继儒
君子之处世也,宁风霜自挟,无鱼鸟亲人。 摘自明代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·集韵篇》 解释:男子汉大丈夫为人处世,宁可顶风傲霜,也不愿像被饲养的鱼鸟一样讨人宠爱。...
明代 / 冯梦龙
要知天下事,须读古人书。 摘自明代冯梦龙的《醒世恒言·卷二》 解释:要想知道天下的事情,就必须努力多读古人的书籍。...
明代 / 程登吉&邱睿&邹圣
后生固为可畏,而高年尤是当尊。 摘自明代程登吉邹圣脉的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老幼寿诞》 解释:年轻人固然值得敬畏,而老年人更应当得到尊敬。...
明代 / 冯梦龙
志比精金,心如坚石。 摘自明代冯梦龙的《警世通言·卷三十五》 解释:意志像金属一样坚硬,心肠像铁石一样坚硬。...
先秦 / 吕不韦
先王之教,莫荣於孝,莫显於忠。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《吕氏春秋·纪·孟夏纪》 解释:在先辈国君传下来的政治教化中,没有比表彰孝敬老人更荣耀的了,没有比奖励忠臣更隆重的了。...
清代 / 金缨
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,锐兵固甲,不能御也。 摘自清代金缨的《格言联璧·学问类》 解释:一个人有远大志向与坚强意志的人,他要完成的事业不论有多么艰难,有多少困苦,他都能克服;哪...
明代 / 施耐庵&罗贯中
当取不取,过后莫悔。 摘自明代施耐庵&罗贯中的《水浒传·第十五回》 解释:应当抓住的时机却没有抓住,错过之后就不要后悔。...
先秦 / 吕不韦
凡说者,兑之也,非说之也。 摘自先秦吕不韦的《吕氏春秋·纪·孟夏纪》 解释:大凡说服教育的方法,都应该是使对方心情舒畅、心悦诚服,而不是硬性的说教。...
清代 / 金缨
天下无不可化之人,但恐诚心未至;天下无不可为之事,只怕立志不坚。 摘自清代金缨的《格言联璧·处事类》 解释:天下没有不能教育好的人,只怕是教育者还不够诚心;天下没有做不成的...
南北朝 / 范晔
豺狼当路,安问狐狸! 摘自南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列传·张王种陈列传》 解释:像豺狼虎豹一样的奸佞之人把持了朝政,底下就会出现一大批横行霸道的小人!...
明代 / 施耐庵&罗贯中
手提三尺龙泉剑,不斩奸邪誓不休! 摘自明代施耐庵&罗贯中的《水浒传·第七十二回》 解释:我手里提着龙泉宝剑,不杀尽奸诈邪恶的贪官污吏决不罢休。...
两汉 / 佚名
怀重宝者,不以夜行;任大功者,不以轻敌。 摘自《战国策·赵二·秦攻赵》 解释:怀揣珍宝的人,不要在晚上行走;担负大任的人,不能对敌人掉以轻心。 赏析:苏秦以“怀重宝者,不以夜...
清代 / 金缨
志之所趋,无远勿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 摘自清代金缨的《格言联璧·学问类》 解释:一个有志向的人要去的地方,没有不能到达的远方;哪怕是最险峻的山峰、最辽阔的大海,也不能阻挡...
南北朝 / 范晔
显誉成于僚友,德行立于已志。 摘自南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列传·张曹郑列传》 解释:显赫的声誉是同僚朋友成就你的,道德品行是由自己的志向来决定的。...
明代 / 施耐庵&罗贯中
云生从龙,风生从虎。 摘自明代施耐庵&罗贯中的《水浒传·第二十三回》 解释:云紧跟着龙产生,风紧随着虎出现。...
两汉 / 佚名
罚不讳强大,赏不私亲近 摘自《战国策·秦一·卫鞅亡魏入秦》 解释:惩罚违法者不回避强宗大族,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。 赏析:商君用严刑峻法治理秦国,强调法度的公正,领导者只...
先秦 / 左丘明
人之有学也,犹木之有枝叶也。木有枝叶,犹庇荫人,而况君子之学乎? 摘自先秦左丘明的《国语·晋语·范献子戒人不可以不学》 解释:人有知识,犹如树木有枝叶,树木有了枝叶,能带给...
南北朝 / 范晔
大丈夫处世,当为国家立功边境。 摘自南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列传·皇甫张段列传》 解释: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,应该奔赴边疆,为国建功立业。...
明代 / 施耐庵&罗贯中
国以信而治天下,将以勇而镇外邦。 摘自明代施耐庵&罗贯中的《水浒传·第六十八回》 解释:国君凭借信义来统治天下,将帅凭借勇猛镇守要塞。...
两汉 / 佚名
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。 摘自《战国策·秦三·秦攻邯郸》 解释:三人谎传市上有老虎,人们就真的以为有老虎了,十个人揉铁锥,就能把铁锥弄弯曲。 赏析:此句演化为成语“三人成虎”,比...
两汉 / 刘向
善为国者遇民,如父母之爱子,兄之爱弟 摘自两汉刘向的《说苑·政理》 解释:善于治理国家的人,爱护百姓如同父母爱护孩子,兄长爱护弟妹一样。...
先秦 / 左丘明
国家将败,必用奸人 摘自先秦左丘明的《国语·楚语·叶公子高论白公胜必乱楚国》 解释:国家垂危败亡,一定是因为任用了奸邪小人。...
先秦 / 管子
不为不可成,不求不可得,不处不可久,不行不可复。 摘自先秦管子的《管子·牧民》 解释:不去做不可能成功的事,不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,不要立足在不能长久的地位上,不去做不可再...
先秦 / 商子
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 摘自先秦商子的《商君书·开塞》 解释:对天下民众来说,没有比国家安全、天下太平更重要的事。...
南北朝 / 范晔
明者慎微,智者识几。 摘自南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列传·郭陈列传》 解释:贤明的人能够重视细微的变化,聪明的人善于观察细小的迹象。...
两汉 / 佚名
日月晖于外,其贼在于内,谨备其所憎,而祸在于所爱。 摘自《战国策·赵四·客见赵王》 解释:日月的光辉照亮了大地,可它们的内部仍然有黑点,人们谨慎地看待自己憎恶的人,而祸患常...
两汉 / 刘向
庶人将昌,必有良子。 摘自两汉刘向的《说苑·谈丛》 解释:平民之家想要家族兴旺昌盛,一定要培养优秀的子女。...
先秦 / 左丘明
时不至,不可强生;事不究,不可强成。 摘自先秦左丘明的《国语·越语·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》 解释:时机未到,就不能勉强行事;行事不探求事理,就不可能达到成功。...
先秦 / 左氏
官之失德,宠赂章也。 摘自先秦左氏的《左传·桓公·桓公二年》 解释:官员犯了罪过,是由于私宠和贿赂盛行。...
先秦 / 管子
奸臣之败其主也,积渐积微,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。 摘自先秦管子的《管子·明法解》 解释:奸臣对君主的败坏影响,总是采取渐渐败坏的方法,使君主迷惑而不自觉察。...
南北朝 / 范晔
上应天心,下酬人望,为国立功,可以永年。 摘自南北朝范晔的《后汉书·列传·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》 解释:向上顺应苍天对得起天地良心,向下能报答国家与人民的期望,为国家人民建功...
两汉 / 佚名
挟天子以令天下,天下莫敢不听,此王业也。 摘自《战国策·秦一·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》 解释:把周天子控制在手里,用天子名义号令天下,天下各诸侯没有一个敢不听从,王霸之...
两汉 / 刘向
贤圣之接也,不待久而亲;能者之相见也,不待试而知矣。 摘自两汉刘向的《说苑·尊贤》 解释:道德高尚的人之间交往,不用多长时间就亲密无间了;才能出众的人之间见面,不用试探就互...
先秦 / 左丘明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 摘自先秦左丘明的《国语·周语·邵公谏厉王弭谤》 解释:阻塞老百姓的嘴,好比阻塞河水。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,伤人一定很...
清代 / 王永彬
不幸家庭衅起,须忍让曲全,勿失旧欢。 摘自清代王永彬的《围炉夜话·第一一七则》 解释:家中不幸起了冲突、纠纷,必须尽量容忍、退让,委曲求全,不要破坏情感的和睦。...
先秦 / 左氏
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 摘自先秦左氏的《左传·闵公·闵公元年》 解释:不去除庆父,鲁国的危难就不会结束。...
先秦 / 管子
成功立事,必顺于礼义,故不礼不胜天下,不义不胜人 摘自先秦管子的《管子·七法》 解释:要把事情办成功,就一定要遵循共同的礼法与天下的公义,所以说不遵守礼法就不能取胜于天下,...
两汉 / 刘向
人皆知以食愈饥, 莫知以学愈愚 摘自两汉刘向的《说苑·建本》 解释:人们都知道用食物来解决饥饿的问题,却不知道用学习来治疗愚昧。...
清代 / 王永彬
以诚心待人,人或不谅,而历久自明,不必急于求白也。 摘自清代王永彬的《围炉夜话·第一五O则》 解释:以真诚的心意对待他人,他人或者因为不能了解而有所误会,日子久了也自然会明...
两汉 / 王充
处逸乐而欲不放,居贫苦而志不倦。 摘自两汉王充的《论衡·卷三十·自纪篇》 解释:身处安逸舒适的环境中,不应该放纵自己的欲望,身居贫穷困顿的环境中,依然要保持自己崇高的志向,...